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科技 > 正文
如何发现卒中信号把握抢救时间?
2022-10-30 08:08:40 来源: 金陵晚报
关注河南热线

□通讯员 汪卫东 侯华娟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成年人疾病死因的第一大元凶,但患者往往难以把握“黄金时间”而错失救治机会。近日,由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刘新峰教授牵头团队联合中国科大附一院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证明发病12小时内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从动脉取栓治疗中获益,为全球临床医生第一时间制定治疗方案、有效救治患者提供有力证据,解决世界性难题。昨天为“世界卒中日”,如何早期发现卒中信号把握最佳抢救时间?刘新峰教授表示市民要学会识别几个“突然”。


(相关资料图)

新证

对全球脑卒中防治提供启示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脑组织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在所有类型的脑卒中当中,后循环卒中约占1/5。其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形成的后循环梗死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相比,预后往往更差,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更高。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导致的脑卒中患者采用动脉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医学(000516)界仍不明确。

刘新峰教授牵头带领的研究人员,用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治疗组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最佳药物治疗组。“研究证实,发病12小时内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从动脉取栓治疗中获益;动脉取栓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死亡率。”刘新峰教授介绍,这是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临床医学随机对照研究首次获得成功,并获得国际认可。

识别

警惕持续5分钟的“突然”症状

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卒中中心等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刘新峰教授介绍。

为此,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团队开展义诊活动,在帮助患者解决疑难杂症的同时,进一步科普。专家表示,卒中早期没有太多的临床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卒中的预警信号极其重要。“这些信号大家都说是‘突然’发生的,比如突然不能讲话,突然头晕,突然半边麻木不能活动,或者突然意识开始模糊。这些‘突然’的症状持续5分钟以上,如果你处于中老年或者具备一两个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代谢综合征或者抽烟,那么你就要紧急联系120送往医院进行快速救治。”

预防

这些生活误区要避免

虽然脑卒中越来越成为危害健康的“头号杀手”,但专家表示,超过80%的卒中是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的,“积极避免及治疗可控的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生活方式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比如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酗酒。药物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们对其认识也一直存在误区。“大部分误区集中在,比如认为每年输两次液,能预防中风;认为血压正常或者偏低就不会得中风;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瘦人不会得中风。”专家表示,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旧存在年轻化趋势。

“在临床上,45岁以下青年人中脑卒中病人比例占近三分之一。”刘新峰教授介绍,吸烟对血管病、脑卒中、冠心病等影响很大。眼下季节交替正是脑血管意外的暴发季,三高患者、肥胖、喜欢抽烟喝酒等人群,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同时,应随时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日常生活中一旦身体出现与脑梗相关的症状,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hN_3027
    独家